- 俄罗斯红利曼撤退,谁真正担心
- 俄军撤离赫尔松市区和第涅伯河右岸,会是其最后一次撤退行动吗
- 最后关头,乌克兰释放巴赫穆特撤退消息,俄罗斯如何阻挡乌守军突围
- 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DLC「天命」/「受命于天」(Mandate of Heaven)
- 战争中,撤退比进攻更难吗
俄罗斯红利曼撤退,谁真正担心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简直能把大牙都笑掉,居然有人说:俄罗斯从红利曼撤退,最担心的应该是西方、是美国、是乌克兰方面——彻底无语。
这就好比二战的时候,苏联人不打莫斯科保卫战了,然后主动撤退了,难道最担心的是吗?估计很多人空城计看多了、看人家大棋下多了,脑袋瓜子都不太正常了吧!
我看了有些人的回答,大概逻辑是这样的。俄军这一次主动撤退出红利曼,那是为了诱敌深入、为了让乌克兰冒进,然后俄军来个“包饺子”战略——一网打尽之。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今年是2022年了、科技已经进步了、时代也不一样了。有些人不要总是拿着二战的思路来打仗、不要拿着三国演义的计策来看待如今的战场了。
乌军早就实现了与北约的信息共享了。天上少说也有几百颗卫星在看着、在给乌军汇报情况了。大家试想一下,现在卫星的清晰度已经是超高了,军用卫星连地上的小石头、小草都能看得清了。即使是“包饺子”战术,那也可能是乌军把俄军包了“饺子”而已。
如果俄军撤出红利曼真的是口袋阵、真的是诱敌深入、真的是拖刀计的话。我认为乌军只要把手机打开、平板电脑打开,然后查一查红利曼周边的卫星图就一清二楚了。
俄军跑路时留下的坦克
我再次强调一下,这次俄军撤出红利曼不是口袋阵、不是诱敌深入,核心原因只有两个:
一是,再不撤退的话就被乌军包围了,想跑也跑不掉了;
二是,俄军的后勤补给、武器装备、人员士气都出现了大问题,多半自己也不想坚守了。
那么红利曼俄军撤退谁最担心呢?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发动战争的人最担心了,毕竟这是又一次的失败了。我觉得他应该在担心四个问题。
一是,红利曼的撤退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有着本质原因造成的,例如:后勤问题、装备问题、士气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会不会接二连三地出现红利曼的事情。
二是,红利曼距离州府顿涅茨克仅仅只有136公里——曾作为俄军前线的地面通信和后勤补给的枢纽。
那么这块地已经属于是乌东四州之一了,原来说只要乌军进攻“俄本土”的话,就会用核武器反击。如今到底是放还是不放呢?这也是一个比较令战争发起者难办的事情。
三是,北约和美国不但没有停止所谓的拱火行为,还在加大拱火的力度。这样无限度地拱火下去的话,俄军还能不能取得胜利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俄国内民众怎么看待这一次又一次的撤退呢?会不会严重不满从而做出过激的事情,从而影响大局稳定。
俄军撤离赫尔松市区和第涅伯河右岸,会是其最后一次撤退行动吗
打仗打的是士气,打的是装备,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国力,打的是民心。俄对乌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时气势如虹,直捣黄龙(基辅),但很快就一脚踢到铁板上,疼得直跳。在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强力支持下,俄罗斯颓势尽显,一退再退。尽管赫尔松撤退,苏洛维金未雨绸缪,人员辎重都未丧失,但再完美的失败也不是胜利,不值得炫耀。目前,俄罗斯士气低落,装备落后,后勤梗阻,国力衰竭,民心不稳,赫尔松撤退料必不是最后一次撤退。目前之计,当尽快走向谈判桌,以放弃乌东“”四地为诱饵,以保住克里米亚为底线,和乌克兰展开谈判,还能板回几分,否则,若继续打下去,真能把“将军”打成“将军”。
最后关头,乌克兰释放巴赫穆特撤退消息,俄罗斯如何阻挡乌守军突围
俄军已四面合围巴赫穆特乌军,瓦格纳突击队和俄军已突破乌军防线,兵临城下,乌军溃不成军,根本无法阻挡俄军进攻,正在全面突围撒出巴赫穆特,乌军仓惶逃窜,伤亡严重!近期俄军将全歼乌守军万余人,彻底攻占市中心!
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DLC「天命」/「受命于天」(Mandate of Heaven)
光和五年,汉室疲敝,天下动荡不安。朝廷之上成风,北方大地饥馑横行。百姓民怨沸腾,皆道皇帝已失天命,民贼,其罪当诛。
四海之内,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扛起了黄巾军的大旗,带领百姓向汉王朝宣战。他们要将腐朽的汉王朝,建立新朝,为天下人带来太平盛世。黄巾军如今已数以千计,并且还有更多的人正赶去加入他们。
皇帝召集了所有忠于汉室的诸侯。此中不乏名满天下,实力雄厚之人,然则许多野心勃勃,精明巧慧之辈却打算隔岸观火,以求渔翁之利……若汉室倾颓,谁当继之而为天下共主?
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受命于天章节包描绘了黄巾起义期间的许多事件,玩家可以扮演起义军,也可以扮演汉室忠臣参与这场争斗。增添了许多新人物和可玩派系领袖,战役开始于182年,但玩家也可以一直玩到三国时期,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将按照历史进程依次登场。
Total War: Three Kingdoms还将在受命于天发布时提供免费的更新,所有玩家均可获取。在免费更新后,所有大汉势力均可采用全新的帝国制度(汉灵帝派系将在游戏一开始就拥有此制度)。
皇帝及其盟友所组建的同盟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手中掌握天命之力,因此其盟友无法对宣战或议和等事务投票。但是,这些滥用权威的事情也会在同盟中埋下不安的种子……
在受命于天中,汉灵帝刘宏拥有特殊的的帝国制度,他必须持有天命之力才能平定黄巾起义。此外,他还能建造皇宫。皇宫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建筑时间也很长,但能给皇帝提供强大的派系范围加成,而且拥有整个游戏中最强的城防部队!
胜利条件
汉王朝派系的胜利条件和190年开始的战役一样。但由于势力集团的存在,把握时机在这一时期变得至关重要。你要谨慎选择恰当的时机宣称王位,在恰当的时机进攻被叛军控制的郡国。当然,汉灵帝刘宏的派系除外,该派系的胜利条件会因朝廷内的改革方向而改变。
很明显,这是一个东汉末年,展示黄巾之乱始由的历史剧本。“皇帝已失天命”是这个DLC的轴心,皇帝要利用权威平衡手下的各种派系(文官、军阀、宗亲),以维系国家秩序。其中提到的“全新帝国制度”似乎是根据爵位,即帝、王、公、候的身份等级逐渐解锁的,可以理解为现有官僚系统的拓展。
我们再看看具体功能方面的介绍:
目前为止Total War: Three Kingdoms最大最丰富的DLC。
开始时间为182年,即黄巾起义开始之前,并且涵盖了起义全过程,直至步入三国时期。
全新独特战役机制,事件及目标。
就是说,这是一个类似光荣游戏的时间剧本,不再是一个DLC直接送你穿越到一个与游戏本体没有关联的时空里(想想将军2,本体时代是固定的,拓展是一个源平合战,一个幕末武家之殇。还有帝国和拿破仑,罗马2和阿提拉,都是有你没我毫不兼容的),而受命于天则是可以直接从这个剧本打进本体的剧本,这意味着新DLC的功能在本体中也是可以起效的! 而且!根据这个规律,未来可以期待不同时间的剧本!
举例来说,历史上拓张速度最快的应该是曹操,但在游戏里,每一局跑的最快的都一定是孙家,然后是袁绍。真的是金边银角烂肚皮,曹操周边都是强敌,想要打出历史一样的格局在传奇难度下是极为困难的,但我用孙坚,轻轻松松:
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在传奇难度四方宣战的情况下,想要从徐州入蜀真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现在有了受命于天,刘备入蜀或赤壁之类的剧本也指日可待了。
增添了六个可玩派系领袖,包括张氏三兄弟和汉灵帝
就是说有汉灵帝、刘宠、卢植、张角、张梁、张宝这六个新势力,steam上的排版有点乱,可能有些人看不懂,我来重新整理一下:
一、汉灵帝刘宏
刘宏是大汉天子,但在他当政期间汉王朝却极速衰朽。百姓中叛乱蜂起,他手下的诸侯们却忙于。朝廷把控在自私自利,贪婪的阉宦手中,任何胆敢反对他们的人都难逃杀身之祸。他的皇后何氏试图与掌权的阉宦们争权夺利,但由于皇帝无所作为,她也未能成功。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如今汉室倾颓,皇帝也无力掌控这些率土之滨了。天下大乱,一触即发……
独有派系机制:帝国朝廷
帝国朝廷内,三个派系互相争权夺利。
1.文官党:由宦官领导,其支持者希望将权力集中于文官手中。
2.军阀党:此派系的支持者希望将权力分散到地方军阀手中,军阀各负责其封地,只对皇帝负责。
3.宗亲党:此派系的支持者希望将权力集中在刘氏皇族手中。
皇帝居于其中,要尽力平衡这三个派系。皇帝可以用政治影响力在朝廷内进行各种改革,以减缓争权夺利的阉宦们对朝政的破坏……
政治影响力会随时间增长,玩家主要城镇中的行署类建筑也能产生政治影响力。
可以花费政治影响力将贪官罢免,逐出朝廷。
可以花费大量政治影响力吞并帝国中的派系。
汉灵帝是该DLC的核心,他的独有资源在这里没写明,应该指的是这个会随时间增长的“政治影响力”。这三个派系像不像P社游戏里的贵族、教士、布尔乔亚呢?
特殊部队:征召羽林军(刘宏)
他们是大汉王朝的精英禁军,代表了五行,并且身披重甲。所有羽林军部队都拥有特殊能力,在附近有其他羽林军的情况下,其护甲和伤害将得到增强。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羽林军应该有五种,跟白龙军、黄龙军、青龙军、黑龙军、红龙军类似,他们的速度应该很慢,并且一定很贵,但在队友都是羽林军的情况下会变得非常强大,对付他们应该利用他们速度慢的特点,将其分割歼灭为妙。
二、刘宠
刘宠是皇亲国戚,但并无皇位继承权。和他的亲族不同,他视管理封地为己任,并乐此不疲。他治下的百姓十分爱戴他,因为他不但勇武过人,而且精通兵法。他立志于建立一方太平乐土,保护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相信刘氏天下定将永存,并愿意为匡扶汉室竭智尽忠,但他更在意自己的封国和国中百姓的安危。购买受命于天后,您也可以在190剧本中选择刘宠派系,并按历史进程体验他和袁术之间的。
独有资源:刚毅
刘宠的独有资源为刚毅。进行战斗可以获得刚毅。刚毅能为他的提供大量强大的军事加成。
独有派系机制:战利品
在战斗中完成特定功绩后,刘宠可以解锁能提供独有加成效果的战利品。刘宠可以展示的战利品数量有限,只有被展示的战利品所对应的加成才能生效。
剧透一下,全战把陈王刘宠做出来,看来对三国还是有一番见解的。刘宠被认为是汉室宗亲里非常有能力的一个。《后汉书》记载刘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可以料定刘宠的特殊兵种是弩手。《后汉书》还有记载: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可见刘宠不仅军事过人,对内治理也是井然有序。但此人最终因袁术的而死。《后汉书》载: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我们可以在游戏中轻易阻止袁术的,让刘宠活下来,他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并在不断的战斗中以战养战拓展实力,匡扶汉室没刘备什么事了。
特殊兵种:
陈郡泰平卫士(刘宠)
陈王刘宠麾下最强的近战骑兵,身穿金甲,并装配了弩箭。
陈郡羽林军(刘宠)
身披重甲的弩步兵,为了守护大汉而披坚执锐。
果然是弩手。一种徒步弩兵,一种骑马弩兵,而且这骑兵只是装配弩箭的近战骑兵,能近能远,或许相当好用。
三、卢植
卢植是汉代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同时也以教书育人闻名于世,刘备与公孙瓒皆是师出其门。他在黄巾起义时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多次成功出击打败黄巾军。他知识渊博,擅于指挥,却未曾防备宦官暗算。
独有派系机制:大书库
完成特定内政功绩后,卢植可以获得特定的书籍,可以摆放在大书库内。最多可以同时摆放五本书,每本书都会提供独有的加成效果。有些书籍可以组成特定的组合,若同时摆放,还能再额外提供加成效果。
卢植他因平定黄巾之乱时没有向宦官左丰行贿而被左丰污蔑,因此被汉灵帝撤职,其被董卓接管。卢植在游戏里似乎是与孔融类似的内政型势力。但他的特殊兵种很独特:
讨贼义军(卢植) 强大的冲击骑兵部队,能造成践踏伤害。
看起来是一种枪骑兵,能对步兵单位造成很大杀伤的兵种。
四、张角
天公将军张角是一名医士,在其家乡钜鹿郡颇有名望。他偶然间得到了《太平经》,其中详细描述了天地之间的关系,令他踏上了反抗汉室的道路。张角召集了自己的兄弟,并为黄巾大业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他在百姓心中点燃了反抗的火种。
五、张梁
人公将军张梁最擅长防御。他的目的是建立一支坚不可摧的部队,对抗汉室,支持义军。实际上,朝廷已经派遣卢植起义,而张梁的任务就是顽强地抵御他的进攻。这场战争的结果将打破势力平衡!
六、张宝
地公将军张宝将单纯的怒气化为了反抗的力量。他是义军的前锋部队,要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中。他的目标是尽快扩大起义军的影响范围。他的初始位置正适合于完成此任。
独有机制
张氏三兄弟是黄巾起义的发起者,他们三人的派系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线,但都是为了推进黄巾大业。这些任务中有的是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有的是强化他们之间的同盟,还有些任务会让你面对原有的或新增的人物……
独有资源和效果:热忱和热情
热忱代表了反抗精神,要想让起义成功,义军必须有高涨的热忱。张氏三兄弟的派系都拥有这一资源,但热忱是会随着时间减退的。热忱过低会导致义军人心离散,你控制的郡县也可能反抗你的统治,重回大汉怀抱。可以通过夺取郡县和进行战斗来增加热忱。 热情代表的是百姓对黄巾起义的支持度,热情越高,汉王朝的统治就越不稳固。黄巾军的部队和建筑会在所在地区传播热情,若该地区为汉帝国派系所有,热情的传播会导致公共秩序不断下降。热情较高时,还能自动影响邻近地区。汉帝国派系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秩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夺取附近为黄巾军所控制的郡县来减缓热情的传播。
胜利条件
所有太平要术的支持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汉王朝。除非实现这一愿望,否则他们反抗的怒火将永无止息! 战役开始后数个回合内,天命之战便会打响,黄巾军将正式与汉帝国展开永无休止的斗争。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便意味着黄巾大业的成功。要想去的胜利,需要夺取洛阳,或者占领50个地区。
改革
所有黄巾派系使用的都是全新的的改革树。其中包括四个主要的改革方向,分别代表: 基建财政 思想商贸 军事力量 军武训令
从这里看来,三黄巾的机制是非常相似的。热情机制解释了为什么公共秩序降低就会引起黄巾之乱——原来就是黄巾三张他们传播的!
这张科技树的图片可能就是黄巾军的:
三家的特殊兵种简直不要太强:
特殊兵种:
天命谕使(张角)
张角通过天命谕使将他的预言和教诲传达给。他们是移动速度快,不穿甲的冲击骑兵,士气高昂,最适合用来冲击远程步兵。他们能够快速消灭这些部队,并在敌人回援之前撤离。
崇道狂士(张宝)
张宝麾下的全能步兵,装备了双手长枪。他们独有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对付面前敌人的能力随时间提升,但他们不擅长应对来自侧翼或后方的进攻。
狩妖奇人(张宝)
张宝麾下的弓箭部队,使用淬毒的箭矢。他们在部署阶段可以被部署在常规部署范围之外,并且拥有隐身能力,只能在距离很近时被侦察到。他们处于隐身状态时十分致命,但不擅长近战,因此最好让他们和敌人保持距离。
除暴义兵(张梁)
张梁麾下的冲击骑兵,冲击力量非常凶猛,且在对战英雄和将领时拥有伤害加成。
很显然,这都是一些极端特化的兵种,估计很难用,但用好了会非常强大。
天命谕使这种无甲骑兵看起来只能用来攻击远程步兵,本来骑兵也就是主要用来打弓弩手的,但这种骑兵似乎除了能打弓弩手以外一无是处,但他们的长处就是极端擅长打弓弩手。
崇道狂士是长枪兵,长枪兵的特点就是能反击由正面而来的冲锋伤害,而这种长枪兵有极强的正面特化,极为擅长攻击正面的敌人,却非常畏惧被爆菊花。
狩妖奇人是可以隐身放毒的弓兵,不难猜到他们可以让被击中的敌人随时间遭受伤害,只要开局埋伏在侧面,等敌人主力开过前军接战之后偷袭后方,然后撤退等着敌人毒发身亡大概就行了。
除暴义兵!这居然是一种专克英雄的骑兵!!!以往英雄杀入军阵中都是单方面的大开杀戒,而这种兵种居然可以反过来克制英雄!整个游戏的玩法将被其改写!
可见黄巾军的玩法虽然看似平常,但兵种却十分出彩!
此外,更新里介绍有“40个全新战场部队和全新的部队技能”,或许可能包括投石机以外的攻城器械,具体就不乱猜了,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其他受命于天中可玩的派系
体验曹操和刘备等人物传奇的开端 你也可以选择三国时期那些广为人知的人物进行战役,这些人将拥有全新的开局位置和任务线,以表现他们在更早一些年份中(也是他们身份更为低微时)的经历:
曹操
刘备
孙坚
董卓
全新的战役特点: 无地征募
在受命于天战役中,无地派系可以在任何非敌对的土地上征募部队。不过,只能给已有的征募新的部队和部曲,不能创建新。
AI派系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年开局可选的派系也会按历史进程在受命于天战役中依次登场。例如,袁绍只能在皇帝被废黜的情况下出场,而郑姜会在189年左右开始在北方地区为祸一方。
这里的曹操、刘备、孙坚、董卓会像阿提拉里的匈奴、哥特人等蛮族一样,在没有领地的情况下正常发展(应该也可以在友军土地补充伤病),直到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之后,转型成为原版剧情中的势力。
总的来说,受命于天DLC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却极其重要的时代,它向我们展示了黄巾之乱和群雄割据的情况究竟是由何而起的,在好玩的同时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历史启示。
战争中,撤退比进攻更难吗
1937年11月9日深夜,奉令撤退的第17军团部和直属队,在南翔至昆山的公路上,遭到日军苏州河实施的突然袭击,军团部警卫连死伤殆尽,军团长胡宗南仅以身免。同一时间,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的座车也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司机和卫士身死,薛岳跳车隐蔽到一条河沟里,总算幸免于难。
这两位高级将领的死里逃生,足以说明在上海大撤退时的混乱不堪,而从此以后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胡宗南和薛岳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险境,毕竟前面有团、旅、师、军等各级司令部,怎么着也不会让军团部和集团军总司令部这样的高级指挥机关,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这是有违军事常识的。
撤退不难,就是撒丫子朝后面跑呗,难的是“全身而退”!所以不要误解“撤退比进攻更难”这句军事俗语的真正含意,它指的是部队在决定撤出战斗时,如何有序、迅速、完整地实施撤退行动。尤其是在战线胶着的情况下,怎样顺利地脱离战场、不因敌人追击而遭遇严重损失的“敌前撤退”,组织起来则更为困难。
所以胡宗南和薛岳遭遇的危险情况,就是因为在淞沪会战后期的撤退,活脱脱成为了撤退行动的反面教材,数十万大军的敌前撤退,由于组织不力和混乱无序,演变成为一场乱糟遭的“大溃退”。最终的恶果是,在撤退时的损失,几乎跟之前的战场伤亡持平,同时也失去了依托“吴福线”国防工事继续抵抗的能力,这是非常可惜的。
其后的南京保卫战,也是因为唐生智指挥无方和部署不周,造成南京守军在总撤退令下达后,有的没有接到命令,有的没有渡船,有的盲目突围,有的藏匿城区,进而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仅被俘后遭到的士兵就有数万人,而整个南京保卫战的伤亡都没有这么多。充分说明了撤退组织的重要性。
南京保卫战的历史细节,之前多有着墨,本篇主要介绍下淞沪撤退出现的问题。
一、撤退的时机选择错误。
“三”爆发一个半月以后,到1937年9月底,随着日本陆军大举增援,战场局面已对日趋不利。到10月中旬,淞沪战场的日军已有9个师团又2个旅团的兵力,且掌握着绝对的空中、水面和地面炮火优势,虽然建制部队很多,却是基本在用生命填补火力弱势,许多部队已经打残了。
这个时候最正确的选择,是在战线尚处僵持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却,避开日军的海空优势,撤至太湖两侧的坚固工事重新组织防御。但是老蒋朝令夕改,先是在幕僚的建议下决心撤退,后又想继续坚守上海以吸引“国际观瞻”,不仅使前线部队发生混乱,也错过了有序撤退的最佳时机。
及至11月初日军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杀向淞沪守军的侧后时,战场局面已不可收拾,老蒋此时才下令全面撤退,可惜为时已晚。
二、撤退的组织特别混乱。
从浦西向苏州方向撤退时,青浦、南翔到昆山一线,河汊纵横水网遍布,只有一条公路可供使用,并且从青浦到南翔的苏州河大桥,也军飞机炸断。那么几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全部涌上了这条公路,怎么可能不乱?本来中军官对部队的掌握能力就很弱,一旦官兵争先恐后开始逃跑时,部队就彻底失去建制放了羊。
另外在淞沪战场上的指挥体系又非常臃肿,顾祝同(代)第三战区以下,有陈诚、朱绍良、张发奎三个“兵团”,兵团以下有集团军有军团,再下面还有军、师、旅等单位,层级特多。再加上老蒋的胡乱插手指挥,撤退时完全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各部队为了免遭日军合围,只是一味西逃,当所有的部队都这么想时,公路早以拥挤不堪阻塞难行。
简单想想就知道,70多万,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才从四面八方赶到上海参战的,现在一夜间想全部再撤出去,怎么可能?必须有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安排才行。
三、撤退时没有安排有力掩护。
敌前撤退应该是要事先安排好,以有力一部监视和阻击敌人,然后各部队交替掩护撤出战场,然而整个第三战区,除了留下88师一个营在四行仓库坚守外,没有任何一支师级或者旅级部队,承担起有力阻击敌人的任务来。那么几十万大军背向敌人撤退时,极易遭到追击和火力打击,敌人一冲出现伤亡后,部队更加混乱。
日军“上海派遣军”发现实施战略撤退后,组织了几支小规模的挺进部队,从青浦以西一带,北渡苏州河对南翔——昆山公路实施突击,顿使各部混乱更甚,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其实日军的追击和截击部队并不多,如果各级指挥官从容部署殿后部队,掩护大部队有序撤退,本来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第36师师长宋希濂愤怒地回忆道:“这次撤退十分混乱,这么大的兵团,既不能进行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以迟滞敌军的行动,又无鲜明的退却目标,造成各部队各自为政,拼命地向西逃窜。战场统帅部,对许多部队都不明白其位置,遂使敌军如入无人之境”!
宋希濂没好意思直接怒喷老蒋,但是显然,对顾祝同糟糕的指挥能力充满蔑视,这个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确实有点草包。
四、第二线防御阵地没有事先准备。
全面战争爆发前,国民在德事顾问的指导下,斥巨资沿太湖两侧构筑了所谓的“国防工事”,有无数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和大片的战壕,组成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如果早做安排,可以让最先撤下来的部队迅速进入到这些国防工事内,依托坚固工事阻击日军,同时也可掩护大部队安全撤往南京方向。
然而由于组织和协调不力,当先头部队到达这些国防工事时,甚至连碉堡的钥匙都不知道在谁手里,眼见后面的败兵潮水般而来,部队又缺乏有力的指挥,于是也加入了逃跑的行列。如此你跑我跑大家跑,吴福线和乍浦线国防工事瞬间成了摆设,许多部队一口气退到无锡和南京,相当一部分直接撤到了皖南,期间损失巨大。
军迷们都应该看过新旧两版的电视剧《雪豹》,一部半神不神的剧,其他的不论真假,有两件事情倒是真的,一是周卫国在率部撤退途中,发现另外一支小部队情况有异,抓起来一审果然是日军渗透分队。这帮混在撤退大军里袭击要害单位、制造混乱、或者给天上的日机指引目标,让的撤退更加乱七八糟,只不过能够被识破和抓获的,真心寥寥无几。
其二是当周卫国得知,后面尾追的敌人只是日军一个中队时,气得破口大骂:“TMD,十万人被一百个人追着跑”!听起来有些不可理喻,而不幸的是,事实果真如此。